【靜思妙蓮華】 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 - 慈悲善念 深耕心田 - 第1866集 20250205

Просмотров: 2, 164   |   Загружено: 3 дн
icon
大愛電視 Tzu Chi DaAiVideo
icon
102
icon
Скачать
iconПодробнее о видео
❤️觀看溫馨提醒:
1.取消英文字幕,請按一下「設定」(螺絲帽)圖示 ,點選「字幕」 → 關閉。
2.中英字幕版,請進入大愛電視官網該影片下方之「下載」點入觀看。
3.若您需要搜尋本節目特定集數,請輸入:品名+集數

00:00 慈悲善念 深耕心田

00:51⊙「自力更生,深耕社區,處處供食,啟發善念。師父叮嚀,弟子信受,慈悲可見,大愛可證。」

這段文是我們清修士在分享,是為非洲弟子寫的。看,歡喜,能夠了解他們真正法入心,從生活中展現出了他們如法修行,在修行中發揮了他們深思的智慧。看看這段文,「自力更生,深耕社區,處處供食,啟發善念」,這他們已經落實了,他們在那個地方,這樣在互相共修,在那塊園,菜園裡,他們能夠這樣共種植。

現在(2020年)有這個疫情,新冠狀病毒這波的疫情,他們大家將愛會合起來關懷,關懷因為疫情之後,很多人生活陷入了困難,他們同樣,與其他國家的慈濟人同樣,匯集資糧做救濟,二千四百多戶在他們的愛心裡一一去發放。那二千四百多戶,真的是已經斷糧、斷食了,不知道生活要從哪裡來,去哪裡討生活?已經生活苦啊!非常的茫然,陷入飢餓的程度。

我們這群的慈濟人,去發放九個社區二千四百多戶,每一戶差不多能夠得到四十多公斤的糧食,每一家差不多能夠維持一個月的生活。這些人大家歡喜、感恩,付出的人,感恩;收到的人,歡喜,「若沒有這些東西,我們現在就是要斷糧了,歡喜。」這些菩薩能夠付出,看到大家歡喜、感恩,皆大歡喜。

真的看到他們這樣,實在打從內心那種的感動。我們看到那些沒有錢的人去付出,他們歡喜、他們感恩,借力使力,有這樣的力量幫助人。而且他們還很有智慧,用「自力更生」,去「深耕社區」,這種「處處供食」,去供應、去發放,這九個社區,這樣的貧困,他們有辦法從自力更生去幫助他們,真正啟發了很多人的善念。

他們一一將愛傳出去,不是僅僅東西給他們而已,他們與他們互動,他們與他們分享,他們教他們的生活。其中有一位,有一位感恩戶,她來了(莎麗米娜,莫三比克志工),帶著她的孫子,而這個孫子平時就是喜歡吸毒,菸、毒都有,很叛逆、很壞的孩子。阿嬤接受到慈濟,長久這些慈濟人輔導她、教她,祖孫的感情要如何來建立?用愛經營。這位阿嬤終於被這些慈濟人長久的薰習,了解要用什麼態度面對這個孫子,所以用這樣慢慢地教育,用愛付出。

終於將孫子那種的壞習慣,會去吸毒、抽菸生活等等的方式,阿嬤用愛輔導,來改變祖孫的關係,也能夠教育年輕人。慈濟人就是憑著他們那分的愛心,他們的了解、體會。聽法改變自己在日常生活,再去改變人、教育人,這叫做聞法、傳法,教化眾生,他們做到了。聽到我們清修士在分享,我很歡喜,這樣的個案從非洲傳回來,很歡喜。

所以讚歎他們「自力更生,深耕社區,處處供食」。貧困的人得到這樣的糧食包,很歡喜,也呼籲他們的左鄰右舍來分享。這總是愛的發放,而接受到愛,他們懂得再與別人做分享,這在那個地方看得到。所以大家,「師父叮嚀,弟子信受。」他們也在薰法香,所以師父叮嚀,弟子信受了。

「慈悲可見,大愛可證」,他們這樣做出來,這智慧實行之後,我們清修士很感動,所以與大家分享,分享他們有這樣這麼有智慧,分享他們身體力行,落實社區的教育,聞法、傳法、教育這樣的效果,實在是很歡喜。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聞法還要用心經營。我們要決定信心把法傳遍人間,讓人間人人曉得,懂得了。不是僅僅聽到而已,不是僅僅懂得學而已,已經會,真的是自己親身做,做到了,這回向回來,這叫做回向。我們一直一直很用心,說的人很用心,而也很感恩現代這個科技。

每天這樣說,每天接受得到,他們懂得身體力行,這也是很歡喜。很多感恩的事在這個時代,這個時代來成就法弘揚的機會,讓那麼遠的他們,不同的種族,語言也不同,卻是能深耕入他們的心田,將他們的心田發揮一生無量的種子,他們又在那個地方播種、耕耘,這是很不容易。很歡喜,我們法在人間發揮效用了,這就是最歡喜的事情。來,我們來看看前面,來看前面的經文,

14:27⊙「得是忍已,眼根清淨,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。」《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》

前面所說的,能得忍,所說的修忍行;我們若沒有忍,什麼事情都無法成就。一忍天下寬,有忍耐的心才有辦法法入心來,人間有事事的刁難,就是心中要有法,最大的法就是忍。忍,就能為天下做天下事,才能夠成就自己修行。菩薩道如何鋪過來?這幾天(2020年),「莫忘那一年、那一人、那一樁事」;大愛臺再重播過去,「那一人、那一樁事、那一年」,發生什麼樣的事情,用畫面再播放出來很感動人。總是有忍的心,那個過程,過程,時間過去了,事件的過程若是有這樣將它留下來,能夠現在的科技已經將相片或者是錄影,這都是留著過去的影像、聲音、環境等等,景物、事件都很俱全。

以現在再來回顧過去,覺得很讚歎,連自己也會覺得,幸好!因為人間一段一段都是在受考驗,回過頭來看到這些景物、事相,自己會覺得,幸好。幸好那個「忍」字,能夠完成那麼多,幫助那麼多人安心、安身、安生活;能夠這麼多人得救,安定、生活安穩,真的是很不容易,這就是生活的過程。那景物又再回頭看,這種過來。所以說起來,現在來看經文就會覺得,是啊!僅僅一個「忍」字,能夠有這麼多事情,成就這麼多人行菩薩道。

知道那個時候動員多少人嗎?那個時候的菩薩投入,用多久的時間?動用多少的人?用愛去耕耘、付出無所求。這群的菩薩現在若再來分享過去,那個內心很澎湃,那個回憶很富有,回憶的資料不斷不斷、一幕一幕、一事一事一直一直湧現出來,這就像出泉水一樣,在說井水。

是啊,用功鑿井,井水、清泉不斷湧出,放在井中,你想到要用它,提桶子下去,水汲起來,那個水位沒有比較消退,桶子汲起來的水,能分享給很多人。大家了解、認知,有參加的人聽到,他們會覺得,是啊,那個時候,又是記憶再浮現出來,能再與大家分享。

是啊,這個「忍」,一切能分享的內容,就是前面一個「忍」字,它的內容就會很豐富,成就一切。所以「得是忍已」。那個忍,看東西就「眼根清淨」,看開、想清楚,世間的聲音沒什麼,耳朵也清淨了,看法不同,用心,方向正確了,眼睛看準前途向前走,這樣就對了。

所以向前走能看很遠,看多遠?「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如來」,能夠看很遠的佛世界,看很遠。這「七百萬者」,就是表示七支功德。七支,包括口四、身三,我們這七支,都是在我們的身上所做出來,我們所做一切沒有偏差,做對的事、利益人的事,這就是功德。一開口、一動舌,好事、好說,都是好功德。

所以我們要學會如何勸善?勸人人去造福,一句好話,讓大家懂得造福,也是功德無量。所以當中的經文,很清楚讓我們知道,消除我們七支所做的不對的事情,反過來那就是功德,造福功德;就像十惡,反一個面是十善,十善反一個面叫做十惡,這就是一切唯心。

我們一念心善,千千萬萬事都是善的;我們若一念心惡,千萬事都是惡,所以一善就是功德,一惡就是罪惡。這種禍福,禍就是造惡,所以惹禍,生生世世惡因惡果,生生世世一直拖累下去。我們若是善,雖然現在的人間,還是煩惱、無明很多,聽法之後,知道善法入心,不斷不斷善法入心,惡業愈淡薄了,善法不斷灌注進來,我們就會慢慢改變了。

比如莫三比克那位阿嬤讓我們救濟,我們的慈濟人常常跟她做分享,將這個善法注入這個阿嬤的心裡,也翻轉她的思想、看法,將自己的心調得很好了;心有耐心、愛心,如何來教育她的孫子,將孫子這樣惡氣、橫霸、吸毒、抽菸,能慢慢將他轉變過來,這無不都是一念心。所以這念心,能夠改善很多的環境,改善很多人的行為,這就是造福。

所以我們要用心,經文看起來,我們沒有很清楚的理解。所以我們需要聽,聽了之後,放在內心;將我們內心理解再增加,將理解再將它加上去,這樣法愈談愈多,善法愈鋪愈闊,這樣就有辦法廣化眾生。但是法聽進去,方向要對,方向對了就是善用;方向不對,一差千里錯,那就不對了。所以還是要將心調整好,才有辦法聽法、對法,法受用在人間,要好好用心。下面接下來的經文就這樣說,

28:02⊙「是時諸佛遙共讚言:善哉、善哉!善男子!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。」《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》

就是這樣讚歎,用心來看。「是時諸佛遙共讚言」。因為這樣是遙向娑婆諸佛,很多佛,所以在遠遠、很遠,諸佛世界的佛,很遙遠那些佛他們也聽到了,聽到這樣,心聲也回歸,也回應回來了,有回應,這叫做感應,就是「是時」,那些感應回來的聲音。就是他方世界聽到這個娑婆世界,這些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人,他們能夠體會釋迦牟尼佛的法。所以遙遠的諸佛,也是同樣的讚歎,讚歎這些娑婆世界的眾生。

29:57⊙是時諸佛遙共讚言:體從無始本因人,望於未來果位,相去尚遠,故云遙讚。

「體從無始本因人」,這都是有因緣,過去這個「體」,體性,原來人人的這個本性,人人本具佛性。這個體,真誠的體性,從無始那個本因,無始的本因,那就是過去無始以來人人本具,這叫做體性,人人本具有的。所以「望於未來果位」,我們現在的體性,我們現在,我們的現在也成就在過去。我們沒有過去生這分的福緣,我們也沒有現在在這裡共聚一堂。所以我們的體性就是有過去的因,無始無始的過去那時的本因;本因體性,就是從無始這樣來。我們這些人,真的「望於未來果(位)」。

我們大家信佛、聽法,師父一直叮嚀大家:要聽入心,落入我們的八識田中,回歸我們的第九識,我們的真如本性。一直這樣告訴大家,就是這個意思。我們就是過去有這麼貼切的因緣,現在聽法,我們「(體從)無始本因人」,我們過去無始以前就已經有這個因緣會合,與這部經有緣,我們會合在這個地方。所以現在又再會遇,聽到這部經,我們要很用心,用心將這個法再返回來,入我們的心。

過去我們應該有聽,過去生世應該有聽,因為《法華經》是佛佛道同,一直講《法華經》開始,也常常就是這樣說,「佛佛道同」。每一尊佛沒有經過《法華經》,是沒有成佛的機會。所以每一位,人人本具佛性,都有這個因緣可以來聽《法華經》。但是因緣是長,是遙遠的因緣呢?或是就近的因緣?是很深的因緣呢?或者是過水波痕的因緣?我們就要看,我們自己若懂得好好把握,這就是深根的因緣,這就是無始那個緣已經再復現在這部經當中。

我們值遇「法華」,我們的生命中又與這部《法華經》又再會合了。所以我們現在會合之後,我們現在的因;我們現在的因是承過去,但是我們現在這個因,又聽到《法華經》,我們也盼望未來的果位,希望我們從此開始,《法華經》的因緣再撿回來,認真、認真,趕快又再向這部經典去用功。

就像非洲慈濟人,他們「自力更生,深耕社區」,這全都是有因緣啊。我們就要很用心去體會這個因緣如何來,他們雖然在遙遠,他們也是值遇在現在,現在有這個因緣啟發他們,他們也在行菩薩道。雖然不是像我們這裡這麼有福,每天早上這個時間,我在這裡說話,你們在那裡聽法。其實說話,還是很想,非忍著,非說不可,還是要說。現在雖然在看你們已經,這一群,眼睛已經……。總是大家要很用心聽進去。

所以「望於未來果位,相去尚遠」,這個果位離我們還很遠、很長。因為我們現在對這部經聽歸聽,好像還是很生疏。而我們這部經教我們的,我們到底有落實了嗎?我們到底有做到了嗎?所以因為這樣,雖然是聽了,但是盼望我們未來的果位,還是還有一段的距離。所以這個地方說,「諸佛遙共讚言」,我們還離那些佛還很遠,所以他們雖然很遠,他們還是讚歎我們,讚歎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緣聽到《法華經》、受持《法華經》。

所以《法華經》,現在這些人在盼望未來的果位。就像現在諸佛遙遠在讚歎我們一樣,而我們遙遠的盼望,未來我們也能夠成佛,所以叫做「遙共讚言」。諸佛在很遙遠的地方在讚歎我們,而我們還離諸佛還很遠,所以我們要努力。

38:34⊙善哉、善哉!善男子!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:善男子,即前提女人修持法華經者,往後得生釋迦牟尼佛,法中得忍根淨。

42:25⊙今此〈藥王菩薩品〉是佛所說,故云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。


~證嚴上人講述於2020年8月18日~
※全文、中英字幕影片:

#妙法蓮華經

Похожие видео

Добавлено: 55 год.
Добавил:
  © 2019-2021
  【靜思妙蓮華】 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 - 慈悲善念 深耕心田 - 第1866集 20250205 - RusLar.Me